
讲好炮台故事 传承海防文化
------厦门胡里山炮台文旅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厦门胡里山炮台为全国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4A级旅游景区,是集观光游览、历史文化体验为一体的主题性景区。作为厦门市文旅融合的典型代表,近年来,胡里山炮台保护中心紧紧围绕厦门市委、市政府和厦门市文旅局关于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的重要指示特批精神,坚持文物保护和游客服务两手抓,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努力提升游客体验度、服务保障能力和景区文化品牌影响力,逐步探索和形成炮台特有的文化IP,拓展海防文化时代价值,让胡里山炮台的静态古遗址与历史文化真正“活”起来,讲好炮台故事,传承海防文化。
文化定位
厦门胡里山炮台,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三月初八,竣工于1896年十一月初八,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城堡面积1.3万平方米,它产生于以“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因地理位置优越、配备装备最优,成为东南海防八大炮台之首和重要的防御军事要塞,历史上称为“八闽门户、天南锁钥”。百年来,胡里山炮台饱经战火与沧桑,见证了中华儿女抗击外来侵略者的艰难历史与坚定决心,展现了中华儿女励精图治、不屈不挠、勇敢坚强的民族气概,它承载了中华民族不屈外辱、奋发图强的文化记忆,既是抗击外来侵略者的历史遗迹,又是研究我国海防军事史和兵工构筑技术的珍贵史迹。
1984年,胡里山炮台作为旅游景点被开发,经过多年深入挖掘海防文化内涵和IP塑造,如今的胡里山炮台是福建省级国防教育基地、省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是中国难得的海防炮台遗迹和文旅融合的优质景区。每年150万人次的游客接待量为其文化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深挖文化内涵,守护历史记忆
胡里山炮台将文物保护工作放置于各项业务工作之首,扎实推进文保工作。近年来,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一是启动胡里山炮台文保规划(修编)工作,完善对文物本体和历史原状的保护,提升对遗产价值的解读和展示;二是扎实推进文物修缮项目设计工作,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区分急缓、有序推进”原则,通盘考虑,全面修缮炮台文物群;三是完成文物档案分类整理,至今已编撰完成《厦门胡里山炮台与厦门海防要塞》(简本)、《胡里山炮台古垒春秋》系列丛书,近期将重点围绕胡里山炮台历史文化、中国古炮、中国海防炮台三大主题,编纂胡里山炮台明清古炮专题图书;四是加强与其他文物部门、文史专家的交流与合作,收集炮台及海防历史的相关资料,着手建立炮台专属的历史数据档案库,真正使炮台文化成为一本生动的海防历史教科书。五是按照“一址(海防炮台遗址)一馆(海防博物馆)一园(海防文化体验园)”一体化建设目标,积极筹建厦门海防博物馆,引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理念,统筹规划,整合资源,争创*********海防文化公园。
创新开发产品,讲好炮台故事
胡里山炮台一直致力于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为前提,持续做好文物的活化利用,通过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讲好炮台故事,丰富游客游览体验。一是历史再现,活化文物记忆。通过十年的努力,胡里山炮台打造了克虏伯大炮和红夷火炮操演两个核心品牌,高仿真机器人硅像馆、4D影院、幻影成像剧场和28生克虏伯大炮装配曾经发射演示四个中心品牌,这些融新、奇、特的“历史再现”工程,彻底改变了胡里山炮台景区只有一门大炮的历史,让固态的历史鲜活起来,游客得以走进历史、触摸历史;二是体验为王,讲好炮台故事。近年来,为满足游客需求,胡里山炮台以“文化为魂、体验为王”为切入点,又先后推出了“迎客仪式”表演、“独木成林”观景平台、“炮台勇士”“梦回清朝”等互动项目,“西营影院”“话仙台”“瞭望哨”咖啡厅、“炮台驿站”等体验项目,自主研发专属研学产品“海防小司令”主题成长营、“百炼成钢”炮台专题红色爱国主义教育系列研学课程,并接待了上万名中小学生。通过一系列产品打造,丰富了景区产品结构和文化内涵,提升了景区文化旅游档次,使胡里山炮台真正成为厦门城市旅游的名片和窗口。
推出特色活动,拓展文化内涵
为塑造炮台景区品牌新形象,展现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景区精心组织策划具有炮台特色的文化旅游活动,目前已形成了“迎接新年第一缕阳光”“听见大海的声音”“胡里山炮台文化旅游市集”三大品牌活动。
近年来,积极组织和开展了“文物系荆楚 祝福颂祖国”系列海报展、“传承红色基因、汇聚强军力量”国防教育活动、“炮台老人忆芳华”活动、“等你回家中秋团圆”公益展览活动、“厦门·40年·你我他”老照片征集活动、鸦片战争历史图片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思明区第三届文化遗产艺术生活节等活动,并在每年黄金周、节假日、炮台建台纪念日等推出专题活动,持续拓展和丰富景区的文化内涵,同时促进景区文化的传播。
打造文化IP,塑造品牌价值
近年来,胡里山炮台凭借厦门良好的文创发展环境,本着传承炮台历史文化、赋予古炮台以时代新意的初衷,在厦门市景区中率先打造文化旅游IP、积极开发炮台文创产品,让广大游客感受到百年炮台所散发的活力与新意。
梳理文化旅游IP。以红夷火炮清兵操演作为原型,开发和设计4款生动形象的清兵小人,作为景区卡通形象代言人,并将“炮台家族”清兵卡通玩偶形象创新应用,定制具有炮台特色的宣传牌、导览牌、警示牌、说明牌和炮台家族玩偶、清兵形象雕塑,憨态可掬、生动活泼的卡通形象遍布景区各个区域,吸引众多游客拍照留念,广受欢迎。
打造系列衍生产品。通过提炼炮台历史故事元素,先后推出IP延展类消费产品(衍生品),近年来开发了食品系列:“将军饼”“炮台酥”“文创雪糕”;文创、纪念品系列:“红夷大炮”“金银纪念币”“胖大人怀旧搪瓷杯”“水晶内雕克虏伯镇纸”“试管拼图”“炮台铜尺”“克虏伯邮折”“炮台明信片”;日用品系列:“雨衣”“雨伞”“帆布袋”“冰箱贴”等,2020景区文创产品参加厦门文博IP应用大赛并获得优胜奖。
推进景区跨界融合。在打造自身文化IP的基础上,景区目前正在探索与文化、教育、生态、娱乐、康养等更多形态的融合,未来将推出更多的“景区+”或“+景区”复合型产品,如“景区+文化”“景区+酒店”“景区+教育”“景区+美食”“景区+写生”“景区+网红打卡”“景区+摄影”“景区+活动基地”,吸引具有相似价值兴趣主张的游客群体,在互动中不断衍生出具有情感和文化创意的产品,并与其它产业融合,形成可有效变现的产业链,最终促成海防文化身份标签与认同的文旅生态体系。
创新夜游项目,传承炮台文化
胡里山炮台一直秉承勇于创新的理念,努力打造厦门夜间文化旅游标杆项目,助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同时彻底改变胡里山炮台“面积小、发展受限”等窘境,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关怀下,胡里山按照“以时间置换空间”发展理念,推出夜间旅游项目“胡里山炮台·文保奇妙夜”。
项目在确保文物本体无干扰、无破坏、文化内涵得到充分挖掘和传承的前提下,利用炮台独有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通过灯光、置景、多媒体等各种渲染手法,整合全球二十几个顶尖视效团队打造一场集合激光数字光影秀、大型墙体及楼体激光投影、互动科技娱乐等多重呈现形式于一身的、无真人演出的沉浸式互动夜游旅游项目。以“辉映胡里山,激昂中国梦”为主题,以船坚、炮利、旗晟为核心元素,打造了12个夜间打卡点,让古老的炮台在夜光中流光溢彩、焕然一新。该项目不仅为厦门新添了一张闪亮的夜间文化旅游名片,也为广大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新鲜体验感。
作为文化和旅游高度融合的典型代表,胡里山炮台景区将文物保护与旅游有机结合,以沉浸互动体验方式讲好海防历史,是推动文物保护走进现代生活的重要方式。“千古文化留遗韵,文物旅游展新风”,胡里山炮台将“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文物保护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实践,实现了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景区将“薪继履践,同心致远”,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把爱国情怀播种好,把海防文化传承好,为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增添动力。